歷史沿革
造橋是牛奶的故鄉,同時也是金黃香甜南瓜的生產地,
牛奶與南瓜的意象相連,使造橋散發一派濃厚的鄉村風情。
響應政府鄉鄉有圖書館,本館由前鄉長 徐純仁先生積
極規劃,籌借經費,於81年7月在本鄉土地興建三層樓圖書
館乙棟,建地面積1264平方公尺,於82年元月完工,82年8
月27日落成啟用。
民國92年間獲行政院文建會「圖書館空間及營運改善
計畫」核定補助 700萬元,整修圖書館內部及辦理「營造故
鄉書香橋」計劃,將殘破不堪使用之天主堂改造為現在的
『藝文館』 於92年12月發包,93年2月開工,4月完工,5月
啟用。並於行政院文建會95年磐石行動-地方文化館第一
期核定補助500萬元,公所配合50萬元,規劃修建圖書館、
藝文館週邊閒置空間再利用計畫,建造『驛藝生活公園』,
於96年9月完工啟用。
民國103年因應資訊閱讀與學習的發展趨勢,在黃鄉長
純德的鼎力支持、縣府積極輔導協助及教育部專家學者委員
指導、順利爭取完成本館環境改善與設備升級計畫,總經費
計615萬元。歷經此次的改善工程,讓本館蛻變成令人喜歡
親近的學習空間,讓讀者來到這裡彷彿置身自家書房般溫馨
自在,實現了我們讓民眾閱讀在這裡、學習在這裡、休閒也
在這裡的終極目標,相信未來圖書館將能吸引更多讀者到館
使用,並成為鄉民汲取新知的重要場所!
我們期許,站在以讀者為本的立場出發,結合本鄉在地特色
,營造溫馨怡人的閱讀氛圍並呈現更高品質的服務,讓造橋
鄉立圖書館成為本鄉的文化基地、鄉民的心靈補給站,更是
鄉民流連忘返的好所在。